自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封开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制造业当家与绿色崛起目标,以工业强县战略为引领,聚焦支柱产业培育、平台能级提升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梦丹 摄
经过三年攻坚,封开县绿色建材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园区建设提速升级,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显,为城乡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绿色产业强势崛起龙头企业引领发展
在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新建成的公用综合码头泊位正高效运转,一船船石料整装待发;项目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企业车间里生产线全速运转,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
△肇庆港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公用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建设现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图源 封开发布
重大项目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封开持续发挥华润水泥、安徽海螺集团两大龙头企业“链主”效应,
培育壮大绿色建材规上工业企业19家,显著强化封开绿色建材产业布局;总投资近70亿元的润信大排矿项目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增速达47.7%,成为央地协同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典范。
△图源 封开发布
华润建材科技在封开已累计完成投资超250亿元,建成年产1300万吨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年均产值超50亿元,年产量占全省近10%、供港产品市场占有率超10%,形成水泥、砂石、PC构件集聚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良好态势,封开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砂石水泥供应基地。
△肇庆润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封开大排矿项目车间。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摄
多个重点项目协同发力,不仅构建起从原料开采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更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华润建材科技。受访单位供图
当前,全县绿色建材企业超200家,绿色建材产业总产值从2022年64.97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87亿元,占全县税收超40%、规上工业总产值超70%,预计2025年达103亿元,有望成为全省首个拥有百亿产业的山区县。
园区建设提能聚势产城融合加速推进
封开县坚持“筑巢引凤”,大力实施“一县一园”战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优化整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封开园区、封开县绿色建材产业园区(长岗镇)、南丰产业集聚区(南丰镇)等3个园区平台资源协同高效发展,构建突出强镇功能、各有重点的“一园三区”管理格局。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阵地”
为增强绿色建材产业综合承载能力,封开高标准规划用地面积1.5万亩的绿色建材产业园,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园区储备熟地超500亩,布局传统建材、新型建材、临港物流及沿江码头功能区,加快推进疏港大道一期工程、高压线路迁改工程、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项目。
△“入湾出海”亿吨大港渐成规模
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常年通航3000至5000吨级砂石船的天然优势,封开加快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西江内河航运与江海联运枢纽,投资16亿元的封开港区长岗公用综合码头(一期工程),规划建设8个3000吨级泊位,目前已建成5个,年内建成余下3个,投用后年吞吐量将从0跃升到4200万吨。三年来全县港口吞吐量从1696万吨跃升到3200万吨,大湾区绿色建材运输大通道更加畅通。
要素保障多向发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封开坚持“园区为母、企业第一”的工作理念,大力度、常态化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各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协调解决项目在用地、资金、政策等问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西江“黄金水道”
为提升产业发展韧性,封开建立“一把手”招商机制和产业链招商专班,以华润、海螺等龙头企业为链主,围绕延链补链加强招商及本地企业规培,带动投资5亿元的加气板材项目顺利投产,引进投资70亿元的润信大排矿、投资6亿元的云华营头矿等一批达标达产后产值超30亿元的强链项目。
△华润建材科技产业园夜景
封开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作为项目落地、产业升级的关键保障。
制定《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的实施方案》《封开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等配套政策,以优质服务扶持企业上规入统、引导企业创新智造,华润建材科技的绿色建材“灯塔工厂”,每年为大湾区消耗废纺15万吨,节约标准煤6.2万吨,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与此同时,封开县成立重大项目督导工作组,严格落实县领导对招商项目“一挂到底”机制。
通过建立项目服务专班,采取“一企一策”、专人跟进的方式,深入了解各企业、项目的发展情况和诉求,找准制约企业和项目发展的痛点、堵点,全力推动其加快签约落地进程,确保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力打造“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
接下来,封开绿色建材产业园将加快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延链强链补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提升产业园承载能力。
来 源:封开发布
|